珍珠摩利鱼赏析网

六安“小鹅肝”引发关注!六安“小瓜片”:我也该享受这泼天的富贵了!

发表时间: 2024-01-11 09:02

六安“小鹅肝”引发关注!六安“小瓜片”:我也该享受这泼天的富贵了!

这几天

随着“尔滨”“砂糖橘”的持续火爆

全国各地紧跟热点

对自己家乡来了一场特产大摸底

结果一挖一个不吱声

大家对自家特产一无所知

例如我们六安鹅肝当“小鹅肝”火遍全网时六安人竟然不知道

今天新华网微信公众号一篇文章‏还提到六安鹅肝

相比六安“小鹅肝”最近的大火

我们六安“小瓜片”名气也很大

自古以来

六安⁢瓜片一直是中国名茶

是六安响亮的名片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就非常喜欢喝六安瓜片他也常常用六安瓜片招待外国友人

《红楼梦》中有80多处

提及六安瓜片

特别是“妙玉品茶”一段

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至今令无数网友

津津乐道的《甄嬛传》

也提及到了六安瓜片

各位小主们

你们知道是第几集吗?

六安瓜片不仅⁠国内驰名

同时也享誉海外

2023年12月19日

安徽省友好代表团在美国马里兰州举办

“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

2023安徽文旅(马里兰)推介会

六安瓜片作为安徽名茶的代表之一亮相推介会

刘杰摄

眼看着“小砂糖橘”“小鹅肝”爆火

六安“小瓜片”坐不住了,

“这泼天的富贵该轮到我了!”

小编认为六安“小瓜片”

值得!

六安“小瓜片”为什么值得?

六安瓜片外形平展直顺,

叶面背卷,形同瓜子,

色似翡翠,略带白霜,

泡入杯中汤色碧绿、茶香扑鼻,

喝入口中滋味醇美、回味甘甜。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唐代,陆羽 《茶经》中就记载有“六安茶”。进入宋代,六安茶产业盛兴,产量居前。到了明代,六安瓜片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赞道,“六安州之片茶,名茶之极品”。直至清代乾隆十六年,六安瓜片被列为“贡品”,最终奠定了作为中国名茶的应有地位;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新中国成立后,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周恩来总理生前对六安瓜片情有独钟。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使其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得以在国际上广为传播。2022年,六安瓜片制作技艺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和传统制作技艺。俗话说“高山出名茶”,六安瓜片主产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山高谷深云如海,溪流密布温差大,崖峭坡陡日照短,林木葱茏水土好”,良好的气候和生态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瓜片茶制作过程包括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等七道工序。其中采摘工艺与众不同,六安瓜片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采叶的片茶。扳片是将采回来的鲜叶及时除掉芽和梗;炒制分生锅和熟锅两道工序,嫩片火温要高,投叶要少,动作要轻,出锅要“润”,老叶火温低,投叶稍多,手势稍重,出锅要“翘”;烘焙分毛火、小火和老火三次,温度逐渐升高,其中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

六安“小瓜片”

期待出圈!

各位公主、王子们

快来品尝

六安瓜片吧!

嘎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