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摩利鱼赏析网

我已经尝试过这三种看似独特但实际并不好用的茶具

发表时间: 2023-08-12 10:06

我已经尝试过这三种看似独特但实际并不好用的茶具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景德镇,看到过这样的手工陶艺品。

架子上,摆了一整套同主题的主人杯。

第一眼先是看到配色,好卡哇伊的感觉,五颜六色组合在一起,还组合了不少图案。

但转念想了下,如果在喝茶时用上这样的器物,没有半点实用性。

因为这样的手工制品,直接往“艺术路线”一路狂飙,没有考虑半点日常使用体验。

一个喝茶的杯子,杯身上粘着一堆立体花花草草。

不夸张地说,那些粘在杯子身上的装饰瓷质花草,重量比主人杯本身还要重。

拿在手上,十分笨重。

甚至,端起来还有些硌手,细节处理不是那么圆润。

可以预见到,如果用这样的茶杯去喝茶,遇上汤色偏深的熟普、红茶、岩茶时,那些浅黄、淡绿、浅粉的立体花草缝隙一旦沾上深色茶渍,别提有多难看了。

这样的茶器,装饰远远大于实用。

如果只是因为“好看”二字买回去,等到了需要喝茶搭配的时候,肯定会后悔。

新手入坑茶具,要明确一点,不具备实用价值的茶具买回去只能是徒增累赘。

闲置时间一长,等到看腻之后,继续留下来只是占地方,想转手又卖不掉,这种进退两难的鸡肋感,着实让人心烦。

从过来人的经验看,买茶具为了少踩坑,以下3种容易踩雷的茶具还是少碰为好。

《2》

一、花瓣口盖碗,装饰大于实际

盖碗是茶桌上出镜率很高的主泡茶器,很多茶友都有买盖碗的经历。

四处挑选时,市面上能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盖碗。

造型方面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

虽然说,创新的出发点虽好,但要考虑实用性。

盖碗本身最基础的组成,是盖子与碗。

习惯用盖碗泡茶的茶友都知道,碗沿宽一些的盖碗更好用。

出汤更利落,还能防止烫手。

然而,现在市面上出现不少网红风的盖碗,外形十分小清新,直接将盖碗的碗口,设计成花瓣状。

花瓣口装饰,运用在茶杯设计上,无可厚非。

但照搬到盖碗身上,很不妥当。

因为盖碗在使用期间,要考虑到出汤顺畅问题。

盖碗的碗口,一旦加入花里胡哨的花瓣设计,倒出茶汤时别提有多麻烦了。

首先,顺着花瓣口的纹路设计,茶水倒出时会分流。

从原本的瀑布状出汤,拦截成两、三个水流倒出。

从根本上,就是耽误了茶汤倒出的速度。

其次,倒出茶汤期间,茶水容易回流。

为了兼具美观,花瓣口盖碗极少往外撇,这就导致了,茶水在倒出时,容易出现倒流。

沿着碗身外壁,回流到泡茶人拿着盖碗的手,别提有多烫了。

最后,盖子不能平稳放置。

花瓣口的盖碗,碗口边沿呈现波浪造型。

乍一看,美则美矣,但这种花瓣波纹设计,会导致碗口高低不平。

合盖之后,盖子与碗口出现“不匹配”的概率更高。

这种不能平稳合盖的花瓣口盖碗,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严重瑕疵,根本不适合再推向市面。

《3》

二、“不烫手”的快客杯,纯属伪需求

快客杯的别名,叫手抓壶。

论本质,快客杯是介于盖碗与茶壶之间的产物。

大体上,保留了盖碗的分离式设计,盖子与茶碗能分离。

但⁡和盖碗相比,又添上了一些专属印迹。

快客杯的碗身两旁,设有“抓握点”。

类似双耳碗那样,能解决部分茶友担心直接用盖碗泡茶会烫手的后顾之忧。

但在出水口时,᠎又保留了茶壶的壶嘴设计。

茶水通过鹰嘴状的出水口流出,达不到直接用盖碗瀑布状出汤的速度。

早些年在快客杯横空出世时,作为新式茶具,凭借“不烫手”为卖点,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但等到真正上手使用后,你会发现,快客杯的“不烫手”口号,纯粹是伪需求。

设计合理,碗沿偏宽的盖碗,泡茶时不会烫到手。

反观快客杯,虽然它接近了抓握防烫的问题,但它的出汤开口设计太鸡肋。

倒出茶汤时,一旦大量出汤,赶上茶水“洪峰”时,单独依靠鹰嘴出汤口,没法顺畅倒出茶水。

这时候,滚烫热茶一旦不受控制,容易合盖缝隙流出。

且不说将茶桌弄得湿漉漉的,不好看,光是烫手这一根本问题,就没法⁣杜绝。

和盖碗比,快客杯的出汤速度、沥干程度没有优势。

和茶壶比,双耳设计的快客杯,不如直接在壶身一侧加上把手的传统茶壶好,至少后者更能隔热防烫。

《4》

三、浅色又不吸水的丝质茶巾,太鸡肋

日常泡茶期间,茶桌上少不了茶巾,方便时时擦拭滴落在外的茶水,保持茶席整洁。

虽然经常被人调侃成“抹布”,但茶巾与抹布有着本质区别。

茶巾仅限泡茶期间使用,不擦拭其它杂物,分开使用,更能确保卫生。

但在选茶巾时,千万别忽略实用性。

通常,选深色的、吸水性强一些的会更好。

之前身边有朋友,买了几块新中式的丝质茶巾。

不得不说,这些茶巾的美貌值都挺高的。

上面绣有竹叶、松枝、波浪等传统纹饰。

颜色从淡绿、浅草绿、浅灰绿不等,但泡了一次足火岩茶后,立马弄脏了。

浅色的竹叶茶巾,染上大片深色茶渍斑驳,特别难看。

从体验效果看,这种浅色又‌不吸水的丝质茶巾,完全属于鸡肋品。

浅色系,意味着不耐脏。

随便沾上一点茶渍污痕,立马会很明显。

不吸水这点,更是十足硬伤。

泡茶期间一旦将茶水洒出茶盘之外,这时,如果茶巾的吸水性很差,根本没法收拾!

《5》

买茶具这件事,多数是看眼缘。

凭借着消费冲动,不断买、买、买。

根据观察,身边有很多茶友,平时买得最多的一类茶具,不是盖碗也不是茶壶,而是各式主人杯。

各种釉色,各种器型,各种窑口,各种工艺,清一色凑齐了。

前两天刚回答过一个问题:“茶杯有必要买贵的?”

这背后,主要看个人选择。

便宜的小茶杯,在茶具批发店,比比皆是。

个
位数一个的⁧瓷质小杯子,随便挑,到处都是。

但价格稍微一些的茶杯,从大几十,几百,上千不等。

不少高端瓷器里,单个珍稀釉色,外加手绘花纹的品茗杯,只要“发色”好,细节处做得足够细腻,标上几千高价出售完全不成问题。

甚至于早些年,2.8亿天价拍下鸡缸杯喝茶的新闻,也早已经在整个圈子传了遍。

所以,在买小茶杯时,没必要过多纠结。

适合自己的,就行。

如果是为了待客,建议成套买入小瓷杯,方便分茶。

原则上,只要表面没有破碎,杯口没有裂缝,就不影响使用。

从百搭原则看,基础款的纯色白瓷杯,更经典耐用。

如果为了满足喝茶期间的把玩,选主人杯时,不建议为了便宜二字买单。

不然,入手那些图案粗糙,釉色不均,深浅不一,甚至茶杯外表釉面还不平整……

买入手后也只是徒增鸡肋。

毕竟,反正家里的主人杯不缺,如果不是精品,没必要再添上新物件。

不然,零零散散,杂七杂八买入一大堆。

导致自家茶具柜全部堆满,根本放不下,没有空间再添置新的器物。

这种廉价茶杯,也没法转手送出去,一直堆在家里,既不耐看,也不便于把玩,买入手没有太大意义。

更多关于茶具的知识

新手喝白茶,要准备哪些茶具?干货分享,4件基础茶具一个不能少

盖碗、茶壶、飘逸杯,茶具种类繁多,为何“万能茶具”会是盖碗?

20块茶具和2000块茶具,有什么区别?用便宜茶具掉档次吗?

泡茶工具那么多,玻璃杯、盖碗、茶壶,谁才是茶桌上的百搭茶具?

这4个茶具选购干货,知道的人很少,但了解的都是茶具高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